海捷小说网 > 修真小说 > 故人飞花美酒剑 > 第14章 此剑了无痕
树活一张皮,人活一口气。人生在世,争的就是一口气。有的人气势如虹,有的人畏首畏尾,所谓的气势就是发自于内心的对恐惧的蔑视,将一切归之于平淡,天地万物,了然于胸,活得一口正气,我自一身浩然正气,不惧邪魔妖道。追求上善若水的大无为境界,这是道家千百年来所追求,所以参悟的东西。
蜀山剑派,究竟是怎么的开山立派,已经无从考据,不过蜀山派所追求的,还是领悟道的最高境界,上善若水,与万物而不争,而不是与人争斗的武功招式。蜀山派的人讲究以道窥心,由心观命,由命问天,以天地万物大道而入武学,以一身正气而运剑,自然而坦然,没有招式,只是一剑,不快不慢,却斩天下妖邪。江湖上的人对蜀山派是又敬佩又畏惧,蜀山中人从不轻易过问江湖事,但只要他们动起手来,就一定不会是什么小事。他们的剑法只有一招,江湖上百年来,无人可破,此招名为飞花天外剑!
说时迟,那时快。江知秋提着长剑跟鲜于源手里的大刀已斗了五六回合,难解难分。这边李白却是不慌不忙拔出背后的长剑,屏息凝神,只求一剑破天,一招制敌!
鲜于源反手挡下江知秋的杀招,提起一脚揣在他的肚皮上,江知秋凌空往后飞了十来步,直一声闷响撞在破庙的大柱子上,这破庙已是年久失修,他这一撞,整个庙子竟是猛烈的晃动了起来,落下一层一层的老灰。
鲜于源没有停,见这边李白抽出了剑来,心中甚是不爽,一个毛头小子竟敢对自己拔剑,必取他狗命!提起大刀,高高跃起,一招大鹏展翅,就要往李白的头上砸去。谁曾料,李白竟是不慌不忙,稳稳当当,对着鲜于源飞过来的身体,就是一剑,不快不慢,力道,位置刚刚好,平淡无奇,却又真的是让人无法躲闪。鲜于源身经百战,电光火石之间已觉不妙,双腿凌空一登,堪堪才躲过了剑尖半寸,噗的落在地上,荡起一层的土灰。
吓!这小子竟是如此了得,不可轻敌!鲜于源稳定了心神,握紧了大刀,反身回来就逮着李白的面门一通乱砍,树桩子那么粗的膀子挥舞着大刀,是嗖嗖嗖的一阵阵狂风刮过,李白左躲右闪,已是不敌,却神态自若,没有半点慌乱。
江知秋在一旁看着也是吃了一惊,没曾想这个小道士竟然有这等实力,只一剑就让鲜于源都吃了亏,看来蜀山派的人实在不可小觑,一个不及弱冠的青皮子娃娃都如此厉害,那太玄真人那些呢?不敢想是如何恐怖的实力。眼下见李白牵制住了鲜于源的火力,江知秋觉得正是个好机会,飞身过去,当着鲜于源的腰上就是一记窝心脚,鲜于源心里正火大,在一个毛头小子手里吃了亏,怎么都有点挂不住,一心都在李白身上,倒还没注意江知秋的这记黑脚,竟被踹了个结结实实,往后退了几步才勉强站住。江知秋的实力着实也不低,这一脚踹在腰上的要害之处,鲜于源有面露痛苦之色,却还是咬咬牙挺住了。心里暗自想到:奶奶个熊,今天尽在一个毛头小子和一个伪君子的手里吃了亏,怎能挂得住,若不出些杀招,还真的不知道泰山有多高了!
当下闪过身来,一步奔到香案旁,把大刀一丢,抄起那杆三丈三的长枪,一把撕开裹在长枪上的麻布,银枪乍现,寒气逼人。银光闪闪的枪头下留着一缕殷红的长穗,枪刃两侧是瘆人的倒刺,好似夜叉的獠牙,鲜于源提上了这杆长枪,就好似一个从地狱里走出的活阎罗,煞气逼人。
江湖上有点见闻的人都知道,鲜于源早年北抗契丹,长枪快马于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,未逢敌手,虽然当年以唐军战败告终,可这鲜于源的名声,却在契丹大军里流传了一代又一代,是闻风丧胆,谈之色变。
江知秋和李白不敢大意,连那倒地不起的余晖都有些震惊了,鲜于源跟人打斗到最后都抄起了这杆长枪,这种场景这辈子他只见过一次,没曾想对付个毛头小子却抄起了他这看家的本事。这个穿道袍的小子究竟是何方神圣?
鲜于源终于见李白的脸色变得微微有些难看了,心里一喜道:“小子,不要以为你会那么几招奇奇怪怪的剑法就了不得了,今天老子就让你们开开眼!”说罢,一点寒芒先到。
这枪尖似是冲着李白的面门去,又好像对准了江知秋的胸口,令人好生琢磨不透,却又快如闪电。不及多想,根本就当不了这种杀招,李白和江知秋极有默契的都往后跳了好几步,这才闪过了这势在必得的一击,却不曾想,这一枪只是个引子,寒光一闪,红缨飞舞,鲜于源整个身体都飞将起来,举起长枪,来个举火烧天。
不好!李白脸色瞬间大变,江知秋冷汗都冒出来了,刚才那一枪就是要让他二人闪开,好有空间跃起,来这一式举火烧天。二人先前已经闪进了死角,此时根本动弹,如何是好啊!李白双眼一闭,已经等着无常鬼来索命了,江知秋脑壳里一片空白,都说鲜于源的枪法世上无双,却不料如此的刚猛毒辣。
电光一闪,鲜于源本来势在必得,却隐隐感觉颈子上有一丝凉意,多么熟悉的感觉,这是剑刃架在脖子上的感觉!鲜于源又是凌空踏虚,收了杀招,落地往后一滚,想看看是何方神圣出其不意的差点儿要了自己的命。
“谁,都给老子滚出来!来多少老子今天杀多少。”鲜于源怒喝道。
“鲜于施主,莫急,莫急。你看贫道不是就在这儿吗?”鲜于源猛的回头,却见一生着长髯的须发皆白的老者,正把地上的三妹跟余晖扶了起来,让他俩靠在香案之上休息。
他是怎么进来的!为何自己竟然察觉不到!鲜于源这次是真的吓了一跳,急忙问道:“老东西,你是何方神圣?看你打扮,莫不是跟这小道士和这个伪君子是一伙的?”
那老者直起了身子,微笑道:“鲜于施主莫急,莫气。贫道是救人,并不在于伤你性命。”
鲜于源一怒:“伤我性命?天下谁能伤我!”
那老者止住了笑脸,一脸坦然:“就——是——在——下”
话音刚落,鲜于源直觉胸口一疼,低头看去,那胸口之上竟是被破开了一道口子,不住的淌着血,却也不是要害之处。再抬头一看,只见那老者还站在刚才那个位置,捋着胡须微笑。
他慌了,只得低头作揖道:“不知老前辈是何方神圣,今日到此是借光,还是要借火?”
未等那老者开口,江知秋却是先答道:“这位就是蜀山剑派的太玄真人,此番就是来除去你这世间祸害!”
太玄摇头道:“此言差矣,贫道来此不为杀人,旨在救人。鲜于施主,江施主,今日之事不如就此罢手。我看旁边这两位都受伤不浅,不如让我将这二人带回蜀山医治。你二人的恩怨即是江湖恩怨,贫道也不好多插手,不过切莫要伤及无辜。”
鲜于源心里咯噔一下,挂不得说这个小道士那么厉害,这个老道士竟然完全超乎自己的想象,原来是蜀山派大名鼎鼎的太玄老道,这个小道士想必也是他的弟子。心里吃了一惊,嘴上却还是不肯饶:“这个脸上生蛆的人是我烟雨楼的头牌杀手,道长若把他带走,岂不是要斩了我的左膀右臂?至于这个女子,那是江知秋的情人,您老自便吧。今夜我可以就此收手,不过等我回了江南,点了人马,必要灭你九州盟!”
江知秋瞪着他怒道:“狗贼!放干净你的臭嘴!你还说这人是你的左膀右臂,却又是被你打伤,你这边待人接物,怎敢继续让他跟你走?”
这边余晖却是微微道:“道长好意,余晖心领,余晖蒙主公救命之恩活到今日,这条命是他的,他随时都可以取去,我却不可离他而去。但我恳请大师一定好生照顾这位女子,莫不可再让她同江知秋这个伪君子一道。”
江知秋很反感伪君子这个词,叫骂道:“狗贼!你看你这副嘴脸,我要是伪君子,你又是什么东西?!”
太玄真人摇头道:“罢了,罢了。鲜于施主你就领着你的手下走罢,这位女子且由我带上蜀山照看。你二人的恩怨我已替你二人想好了折算的法子,即可解决你们多年来的恩恩怨怨,又不伤及无辜,可否听我一言?”
江知秋拱手道:“道长,悉听尊便。”
太玄微微笑道:“江湖恩怨,历来血雨腥风,我蜀山剑派最不愿见到世间生灵涂炭,二位偏是都家大业大,手下弟子门人无数,若真是火拼起来,不知又要死多少人,流多少血。依我之见,不如二位约个时间,来场君子间坦然的决斗,谁胜谁负皆由自身本领决定,即解决你们的恩怨,又不伤及无辜,如此可好?”
鲜于源只笑道:“决斗,一对一单挑我此生未逢敌手,当然没问题。却不知这个伪君子有没有这个胆量!”
江知秋被彻底的激怒了:“狗贼!就如道长所说,你我二人约好了时辰,一对一的单练,我还能怕你不成!”
太玄笑道:“如此甚好,那就说定,三年之后,蜀山绝壁,你二人决战一番,鹿死谁手,上天注定,此番决斗之后,你二人之前的恩恩怨怨一笔勾销,不可在兴风作浪,否则就是不给我蜀山剑派,不给我这个老道士的面子。”
江知秋,鲜于源二人皆点头答应。鲜于源没有多留,也不告辞,抓起倒在一旁的余晖就运起轻功出了门去,转眼不见。江知秋见鲜于源走得远了,也扶了三妹,对太玄拱手作揖:“道长,告辞。”
又跟一旁的李白点头致意,这才一步一步的出了门,走入了黑暗之中。
半柱香时间,等他几个走远之后,一直不曾说话的李白这时才问起话来:“师父,弟子有一事不明。”
太玄闭着眼睛养神,听他问话,答道:“你是不是想问,为什么要让他二人三年之后上蜀山决斗?”
李白答道:“正是此事。”
太玄睁开眼来看了看他,笑道:“不过缓兵之计罢了,我想三年之内,必然有人能化开这段恩怨罢,上天自有定数。我们要做的就是尽些人事罢了。”
李白正色道:“人在做,天在开。江知秋却是就是个伪君子,这毋庸置疑。鲜于源虽说坏事做尽,却也曾是一条为国为民的好汉,就如师父所说罢,一切自有定数。”
天色见见有些鱼肚白了,微微的晨光射了进来,虽是下了半夜的雨,也渐渐有点儿暖意了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