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章 长长久久此情昭昭无尽时。……
这次送别彼此,他们都是没有怨恨的,或许还有爱意在悄然重生。
晏乐萦也开始明白,要看清他人的爱意,首先须得她自身充满爱意,坦然面对、认真接受旁人的爱。
爱又本是对彼此的馈赠,愿意如此
做,才能再将这番爱回馈于他。
季砚也不是不爱她,那份感情自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是将她当做掌中之物的娇宠,他因恨用错了爱的方式,可他依旧执着地,一直在爱她。
她也爱他,彼此相爱,是故因爱有怨滋生,有恨滋长。可仍会有更深的、唯关于爱的情愫源源不断地生长,那样丰盈充沛的情感,才能破开爱憎难明的过去,让彼此被润泽。
藏在岁月痕迹中绵绵不绝的恨,经年累月后,终显出爱的底色。
北地的霜雪初融,运河承托着这行船队悠悠而下,不日河面碎冰尽数消弭,化作一江春水。
两岸暖意乍然显露,春花竞放,绿芽萌枝,终绽放出江南的独好风光。
*
时光又匆匆而过,梅花凋落,金桂初绽,很快春去秋来,到了仲秋之时。
晏乐萦牵着长宁的手在运河码头等待,季砚那个无赖皇帝又是提前托了信来,“生怕”她没有早做准备。
“阿娘,我看到了!那是爹爹的船吗?”
既然长安已经知晓生父是季砚,晏乐萦也没有瞒着长宁,得知影子叔叔其实是自己爹爹的时候,长宁可是激动坏了。
此刻也是如此。
今日,长宁穿了身苏绣桃色缠枝莲纹的襦裙,还是去岁季砚送她的布料做的,裙褶随着蹦蹦跳跳的动作一摇一晃,她整个人像只翩跹的小蝴蝶。
不知怎得,晏乐萦心中却忽地生出些紧张情怯的情绪。
她牵着长宁的手一紧,最后又舒展眉眼,莞尔一笑,应着:“应当是了,再等等看。”
待船只到了近处,晏乐萦便笃定了——
这回的船与以往全然不同,虽不至于奢侈至极的程度,季砚并没有在船身张贴什么昭彰皇家身份的标志,此次他依旧是微服私访,可是……依然耀眼。
几艘船像是什么衣锦还乡的官员或富商,堆了满满的货物,生怕旁人不知他富贵,也生怕流寇不来打劫,还惹得岸边百姓纷纷驻足,讨论着这是来了什么大人物。
也是,江匪已剿灭,如今运河清平,来往通畅……但他摆出这副做派是什么意思?
很快晏乐萦便知道了。
船舶靠岸,起初走来的果真是一袭锦衣的季砚。
昨日下过雨,哪怕时近正午,运河上依旧萦绕着薄雾,却有日光透过云层洒落舷板,青年一袭苍青色团云锦袍裹着颀长身姿,缓缓向她走来,如踏碎光雾而至。
江风卷过青衣,革带勾着白玉佩轻响,泠泠清响中,那双漂亮的桃花眼映着江水,温润且沉静——分明是浸透权势的年纪,偏生脸依旧昳丽俊秀,眼尾轻弯,含笑看她。
“雁雁。”他唤她。
一旁的百姓,不少还是晏乐萦的邻里街坊,闻言都看向晏乐萦,眼底都是惊叹好奇,纷纷说着“原是晏娘子的家里人”。
显然,季砚就是想叫旁人看见。
晏乐萦心下觉得好笑,她并非不知风月,自然也明白季砚存的什么心思,不过是春日将话都说开了,此次便想昭告全天下人他是她的谁了。
只是,他甫一入她眼,那些纸上谈兵的从容又好似不见踪影,她掩在袖下的手又一紧,下意识还想抓着长宁,却发觉女儿早已跑没影了。
晏乐萦:……
“爹爹!爹爹,你可算来了,我和阿娘都可想你了!”
女儿娇娇软软一声唤,直叫季砚暖意迸发心间,充盈着无限满足,他单手将长宁捞起,另一只手又牵着长安,一步步朝晏乐萦走去。
“你、你来了啊。”晏乐萦瞧着这副场景,最后一丝淡然也消失殆尽,深谙风月抵不过近君情怯,她只觉得心口发烫,热意又冲上脸颊。
她猜测自己定然红了脸,于是偏过头有些不敢看他。
长安这会儿松了牵着季砚的手,转头来拉自己阿娘,倒叫季砚有了可乘之机,蓦地抬手将晏乐萦的脸颊转回来。
“做什么你……”
“夫君好不容易来一回,雁雁只回应四个字么?”
晏乐萦玉润的脸颊“唰”的一下更红了,娇声嗔他:“季砚,当着孩子的面……你还这么不正经!”
“我如何不正经了?”季砚神色未变,“想叫自家夫人多疼疼自己,为何不可。”
他明明白白想讨一句“夫君”的称谓,清俊面容上瞧着平静,心底的主意却没少。
晏乐萦羞恼,并不肯依,才要反驳,忽听长宁带着长安起哄:“亲一个,爹爹阿娘亲一个!”
“……”这下,两人都有些语塞。
晏乐萦悄然将季砚拉去一旁问:“你教长安什么乱七八糟的了,小孩子家家的哪有撺掇这个的……”
季砚幽幽道:“雁雁,先说此话的是长宁。”
晏乐萦一噎,脑海里开始回忆平日里自己教育孩子的种种往事,画舫中的男男女女对情爱一事自是想得开些,说的也多,虽然平日里也不会刻意说给长宁听,但总归耳濡目染……
不过,这也不是什么大事。
想通后,晏乐萦再度挺起胸膛,又听季砚唤她:“夫人,不亲,就唤一声……”
她哼了一声,“少贫嘴,不喊。”
“……”
季砚吃瘪,却并未放在心上,他家这位晏娘子平日里总是虚情真意难以分辨,可正是因他太习惯分辨探究,此刻,只是一眼望去她那双水盈盈的眸子,便能看清其中含着的情真意切。
再者,娘子原本白皙的脸颊都已酡红一片,娇艳欲滴。
惹得他忍不住掐了掐她的脸,触感如凝脂,叫人舍不得用力,又抑制不住来回摩挲。
晏乐萦更是羞恼,嗔他一眼,伸手将他的手拂开。
“行了,画舫已备好筵席,孩子们应当都饿了。”言罢她便要往回走。
季砚忙与她并肩而立,“我也饿了。”
“……你…你就饿着吧。”
“雁雁好没理,我远道而来,还给你与孩子都带了礼,却换不来一句关心,还换不来一声‘夫君’。”
“你!”
晏乐萦原本就躁得慌,偏生他还不依不饶,该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,从前是蛮横强占,如今也要将她说的哑口无言。
如此一想,小娘子更加气恼,可心中到底藏匿了关切之意,干脆问他:“那好,那你说说,这半年来将病治得如何了?可有好好休养,可有按时用药,可还复发过?你要老实交代,随行之人定有太医署的老太医吧?一会儿我得好好问长安,再去问太医。”
季砚虽说着想要关切,却没想到对方一开口便是如此真切的关怀,一时喜不自胜。
那双漂亮的桃花眼弯起弧度,连连答着:“自是好好调理了,每日按时歇息,按时服用汤药,雁雁宽心,这回定然有心有力,让你——”
前面还答的好好的,后头在胡言乱语什么?孩子们已先一步蹦蹦跳跳走了,晏乐萦依旧慌不择路抬手去掩他的唇,气急败坏道:“季砚,你无赖。”
“我无赖,雁雁却喜欢。”他再开口,唇间呼出的热气抚过她的掌心,又让晏乐萦一惊,一时继续捂着也不是,松开也不是。
最终,还是季砚在她手心轻啄一口,又拉着她的纤腕松开。
他正色起来,郑重却又依旧温柔,“雁雁爱我,我更爱雁雁。如此一想,心痨便不再复发了。”
晏乐萦无意识拢起掌心。
那酥酥麻麻的热意似乎还残存在手心里,又漫上心头,她唇角淡淡弯起,没再与他斗嘴,温声道:“快些走吧,一会儿饭菜要凉了。”
季砚应好,顺势牵住她的手,而她并未再推拒。
华丽庞大的船队还要卸货,季砚的确带了不少礼来江南,甚至他主动与她解释起为何招摇过市的缘由,避开存了显摆昭告的心思,只说给画舫一众人都准备了东西。
给两个小团子带的好吃好玩的更是数不胜数,其中还有金银珠宝,各数珍奇,季砚说要都留在画舫,还给晏母单独留了一份……
晏乐萦忍不住回头看向码头,越看,越觉得季砚这阵仗,是在有意送聘礼。
没等她多想,画舫已至。
有着年关之时季砚在此处的笼络人心,又有晏乐萦这几月的不再避讳,众人将他们拥了进去,面上都是笑逐颜开的。
席上,也还算其乐融融。
长安长宁许久未见,两个小团子先是拿着季砚带来的好玩物件玩得不亦乐乎,又吃得津津有味。
饭后,长安给母亲外祖母及妹妹看他的字画,少年初长成,不过几岁稚子,所作字画笔风已初现端倪,晏乐萦忍不住夸赞起他来。
长宁也兴奋地告诉长安:“哥哥,我会数数了,还会算账呢!如今出门,阿娘都是让我保管银两的!”
的确如此,长宁小小年纪就颇有经商之才,在画舫跟在晏乐萦身边,耳濡目染学到不少。
晏乐萦一挑眉,看向季砚。
那双杏眸盈色灿灿,微光轻闪,存着些得意的心思,好似在同季砚说:看,我也不输你与太子太傅,将长宁教的多好。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
“阿娘还说,过几年,便要正式教我经商,带我出去盘货赚钱!”长宁仍然在炫耀。
倏然,长宁又凑去长安耳边,自以为小声地说道:“哥哥,我只告诉你一人哦,我近来在给画舫之中的哥哥姐姐做蔻丹,已经挣了不少银两呢。你的手也生得好看,我也要给你做,还要给爹爹做……”
小孩儿自以为的小声,实则响亮至极。
长安连连推拒,长宁不依不饶。众人听了,一时都忍俊不禁。
季砚嗫了口茶,淡声点评:“长宁,的确与你小时候一模一样。”
晏乐萦:……
晏乐萦又忍不住与他拌嘴,说他小时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明明给他涂得那样好看,他心里就偷着乐吧。
季砚自然应是,抬眼却见晏乐萦面上有些踟蹰,微光在她眸间轻晃。
晏乐萦心下的确隐有顾虑,即便与季砚敞开心扉,彼此说清了误会,可正如春日她还是决意返程江南,此刻也依然不是很想回京城。
可两个孩子也不能总是分开吧。
如今,她能看出长安很适应在宫中的生活,她也在京城置办了一块田地,这几月也将许多事准备妥当了,随时可以去京城置备新的门店,只是……
就如她与长宁计划的那般,她还有许多事想做,于她而言,宫里并不自在。
“你可知,今年春闱,虞黛拿了不错的名次。”季砚忽而不动声色道,“如今,她已入朝做了女官。恰好江南流寇一案,除去废太子最后的一批党羽,其中还有不少本就在江南的流民,我打算让虞黛带人治理,清点良田,还田于民。”
晏乐萦稍顿,安静地听着。
她明白季砚这人惯爱话中有话,她也有所猜测,却还想等他亲口承诺。
民生之重,国之根本,虞黛受命治理田地,恰是厉青舟下任之际,季砚其意不言而喻,但除此之外……
“雁雁,你我之间虽是有过疏离猜忌,可也相识十余年,我并非真是专断独行之人,更不行无理之事……若你愿意回京,我向你保证,一切照旧。”
他认真看着她的眼睛,郑重道:“我与你说过,雁雁可以自由翱翔。”
晏乐萦笑了笑,未置可否,站起身来。
许是好容易瞧见两个小孩相聚的模样,她今日心情好,胃口也好,午饭不知不觉吃多了,此刻倒有些积食。
但因季砚的话,她的心到底安定了些,京城的田地既然已买下,总要用上。
她正欲与季砚商议此事,倏然青鄢从一旁走来提醒她:“晏娘子,厨房还做了糕点,一会儿凉了味道便不好了,您可要带着两个小孩吃一些?”
晏乐萦刚要答话,季砚突然也起身,扯过她的衣袖将她揽在身后。
晏乐萦莫名一瞬,抬眼瞧着季砚那副警惕模样,却又想明白了,不免有些好笑。
她一贯心细,看出他是在吃醋,吃飞醋。于是顺势拉住他的手,踮起脚在他耳畔低声解释道:“青鄢已寻到心仪的小娘子了,挑好了日子,中秋之后便要成亲了。”
季砚一扬眉,那分警惕尚未消散,眉眼中却又含了几分得意。
他对着青鄢,肃色道:“恭喜郎君,朕会派人备好贺礼。”
青鄢一怔,旋即受宠若惊,行礼道:“……多谢陛下。”
晏乐萦越看越觉得好笑,与青鄢说“你去问问旁人吃不吃”,待青鄢走后,又拉着依然脊背挺直,正色严肃的季砚,“快别摆谱了。”
“一朝帝王,面上看着威严端方。”她笑道,“但在我眼里,就是个爱吃醋的小心眼郎君——啊,别挠,痒!”
季砚掐着她的腰,她又去抓他的手,一时闹得不可开交。
“雁雁。”
不一会儿,那份糕点还是被人端了上来,晏母带着两个小的在用糕点,又叫他们上前。
将长安长宁拢在身侧,晏母目光掠过并肩而立的二人。
面对长辈,晏乐萦还是老实不少,端正伫立着,季砚则是微微敛眸,目色温和。
平民怎能直视天家贵胄?
他垂头,做足小辈姿态,并不咄咄逼人,也是另一种天子予以臣与民的体面。
晏母轻叹一声,还是想要起身行礼,又被季砚虚扶止住。
这下,晏母终于开口:“你二人蹉跎许多年,好在,最终还是修成正果。”
晏乐萦还有些迟疑,季砚已作揖谢道:“岳母大人放心,小婿定会好好对雁雁,珍重爱惜她。”
这又惹得晏乐萦想嗔他,母亲分明还没说到那一步,他一句“岳母”就顺口喊出来了。
小厮恰来奉茶,季砚极为自然接过茶盏递给晏母,的确惹得晏母有些怔。
半晌,晏母轻叹,继续交代道:“相爱白首极为难得,你二人这些年聚时少、离时多,可历经分别重聚,仍愿两相执手,往后在一起,更要珍彼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。”
“但是。”晏母又道,语气沉重了些,“民妇深知圣心难测,若有朝一日,陛下不再爱雁雁……还请您,一定将雁雁送回民妇身边来。”
季砚一听,立刻保证道:“岳母,我为帝,也为季砚。无论何等身份,皆向您和雁雁保证——此生迎她为妻为后,绝不纳妾纳妃,言之九鼎,青史留证。”
长安长宁一听,两个机灵的小鬼头立刻开始起哄,也说要监督爹爹。
晏母看着,心下到底还有些不舍,面色复杂地看着他俩,没再多说。
两人分别,又相聚,兜兜转转,好在季砚足够执着,晏乐萦也在学会信任,磨灭的爱又被永不磨灭的爱燃起,爱已足以消弭鸿沟,叫他们再度重逢。
晏乐萦又道:“急什么?没这么快去京城的,届时母亲自也是要跟着我的。”
季砚看她一眼,没在长辈面前多说什么,只是应了是。
不过临到糕点吃完,晏乐萦与季砚二人出去消食,晏乐萦准备给梅树浇水,季砚又黏了上来。
身后暖意欺近,季砚从背后揽住她的腰肢,贴着她的脊背,顺手接过她手中的白玉花浇。
对方的乌发垂落,几许正落在晏乐萦颈间,有些痒,让她忍不住缩起脖子,有些不自在,“你…光天化日的,这是做什么?”
“你想我做什么?”
“你!”
“只要雁雁想,夫君都会应你。”季砚抬指勾起她小巧的下颌,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鼻尖。
但赶在晏乐萦要气恼之前,他拉开些许距离,却哄诱道:“雁雁是不是忘了什么?”
晏乐萦果真被吸引注意,略一思索,想不起来,“什么?”
“码头前,长安长宁让你选,是唤我‘夫君’,还是让我亲一下。”他答得干脆。
果然这人就没憋好事,晏乐萦一噎,亏他话说的正经,她刚要反驳这算什么事,蓦地,对方身上幽冷的香气窜得极近,唇瓣覆上另一片温热。
季砚揽着她的腰,以极快的速度在她唇上亲了一口。
待晏乐萦反应过来,早就为时已晚,听见他还在说什么“我来帮雁雁选”,她杏眸瞪圆,没好气嗔他:“季砚,你果真不要脸——”
季砚再度转移话题,又是一本正经询问她:“雁雁先别气,这回我留不了太久,但如你所言,此事…不急,你愿意何时去京城,我再来接你。”
“不急”二字,带着停顿,还带着十足的语调婉转,好似他心底纠结了许久,才艰难吐出的字。
故意的,无赖,阴险!
晏乐萦瞧着面前的俊秀青年,他面上也是一派可怜纠结之色,日光晃荡在他的乌眸间,又澄然晶莹,眼尾也被勾勒得微红,看得她蓦地呼吸微滞,心跳加速。
她连忙转过目光,偏头看向梅树,平复心绪。
秋日,梅树并未开花,新浇下的水珠却叫枝桠落了晶莹,晏乐萦看着看着,心底忽然涌起了想法,正巧季砚又来牵她的手,她笑了笑道:“那要宫里的青梅树长出来,结出新果子,等阿娘可以给我和长安长宁做青梅糕的时候,再……”
季砚低声道:“那很快了,树我已重新种下。”
晏乐萦闻言,猛地偏头看他,清眸微眯,“喂!我的打算是我们一起去种!”
“嗯?”季砚淡笑,“雁雁意思是已经做打算要回京了?那我现在命人将树先拔起来。”
“那要等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——”晏乐萦下意识接道,反应过来后,话又戛然而止。
清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不自在,她拎起裙摆要走,轻哼着:“不理你了,我想何时回便何时回,就算青梅长出来了,也不一定回……”
季砚紧紧跟在她身后,亦步亦趋,温声细语哄她,“届时,我亲自做青梅糕给雁雁吃,好不好?”
晏乐萦唇角的笑意并没有淡去,只是笑着不愿说话,又被对方揽着,好端端一个冷峻帝王偏生爱黏着她,直至她无奈娇嗔。
“哎呀行啦,那得看你做得好不好吃了,足够好吃才行。”
季砚轻声笑了起来,语气间满含温柔与笃定:“好,一定叫雁雁满意。”
此刻,若有人从水榭别院外瞧,便能看见这对璧人执手相依着的背影。
云蒸霞蔚,落红成绮,秋日梅花虽未开,却似有暗香浮动,关于青梅的承诺已埋种在二人心间。
往后,此情昭昭无尽时。
郎骑竹马,青梅绕床,长长久久,一世不离-
正文完-